中国监控设备网 - 监控设备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安防动态 | 安全技术 | 技术动态 | 企业动态 | 市场分析 | 综合信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安防动态 > 信息主导警务,为发展插上翅膀(组图)
9.biz | 商业搜索

信息主导警务,为发展插上翅膀(组图)

信息来源:uoojoo.com   时间: 2012-08-09  浏览次数:558

民警开微博
110接警指挥中心
视频监控系统
公安机关可视指挥调度系统
                                                                    建设篇

  “金盾工程”奠定发展之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安信息化作为“三项建设”的“龙头”,历来被省公安厅党委作为牵动整个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摆到突出位置,深入推进。

  2004年8月,省政府正式批复“金盾工程”一期建设。省公安厅党委明确了“破瓶颈、抓根本、办实事、强机制”的工作思路,把公安信息化视为制约公安工作发展必须打破的一个瓶颈,每年都列为“三基”工程建设首要大事予以强力攻坚。

  通过“金盾工程”一期建设,公安信息二、三级网带宽达到155兆,接入网达到100兆以上,全部基层警务单位接入公安信息网,民警计算机拥有率达60.16%。全省284个信息化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建成了基本涵盖公安主要业务的应用系统。全省“动中通”卫星通信开通,18个省辖市公安可视指挥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道路监控传输系统、350兆集群通信系统全部建成。

  2008年新乡会议后,“金盾工程”二期建设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实施,我省的信息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初步形成了信息引领警务实战、科技支撑打防管控的新格局,有力提升了基层基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011年,全省又规范建设省辖市一级监控中心17个,二级监控中心223个,三级监控中心1082个,年内新增监控前端32611个,全省公安机关监控前端达7.8万个,监控前端总数达到32万多个,全省已有68.4%的乡镇派出所建成了视频监控平台。

  2012年伊始,全省公安民警全部配发“新警务通”,真正实现即查、即录、即拍、即传和全时空办公、全时空执法,这些装备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战斗力。

  每个瓶颈的破解,每一个难点的攻克,都彰显出河南公安信息化建设从低水平建设到规模化、集约化的提升,彰显出从信息资源的单一建设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高度共享、整体联动的跨越。

  大练兵“炼”出精锐之师

  硬件建设是前提、是保障,软件建设是灵魂、是关键,只有利剑和剑术完美结合,才能所向披靡。

  “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必将失去指挥权,不懂信息化的士兵必将失去工作岗位”,这一理念早已成为全省8万民警的共识,内化于思想,外化为行动。岗位练兵,专题培训……河南警营的信息化大练兵方兴未艾,如火如荼。

  2008年,省公安厅党委再次发出动员令:以考促练,把信息化技能应用列入“三个必训”教学内容;专题培训,为我省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实战练兵,始终把提高全警信息化应用能力作为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展信息化实战练兵。

  “剑不如人,剑术不能不如人”。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大练兵“组合拳”,锻造出了河南公安这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

  公安的装备越精良,警察的形象越威严,老百姓就越高兴,犯罪分子就越害怕,社会和谐稳定就越有保障。 卢展工

  应用篇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成公安基础工作的“资源库”,实现对公安业务工作的“精制导”,促进公安科学技术“大融合”,搭建公安指挥体系的“快速路”。 秦玉海

  打击:打得赢又打得从容

  针对信息化、动态化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新特点,河南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建立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警务运行模式,在专项行动和日常执法办案中均提高了预防、打击犯罪的针对性、有效性,大大提升了打击效能。

  今年3月17日上午,郑州市公安局郑东派出所通过布控在郑东新区的360度可旋转高清监控摄像头顺线追踪,成功打掉一重大跨区域撬盗高档车内财物的犯罪团伙,成功抓获团伙成员3人,破获盗窃案件数十起,追缴涉案财物数百万元。

  鼠标轻点,决胜千里之外,是今天公安民警打击犯罪的生动写照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抓获犯罪分子,几代公安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正借助信息化实现。

  2010年3月1日,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深度应用“整体作战法”会议,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整体作战新格局。

  在“清网行动”中,各地公安机关把“信息化追逃”作为决胜的“撒手锏”。安阳户籍女民警田爱军,利用自创的“网上追逃”法几秒钟就能确定嫌疑人,共协助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57人。

  2011年,视频监控有力支撑了110接处警、侦查破案等项公安工作,在全省7.74万起刑事和治安案件查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侦破7200多起重大刑事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

  防范:不发案、少发案彰显真本事

  “发案后能破案是公安机关有本事,确保一定范围内少发案、不发案是大本事、真本事”,秦玉海的这句话,引领我省各级公安机关依托信息网络,构建出一张张社会防控网络,实现了对动态社会的全方位、全天候、无缝隙、立体化覆盖。

  “安装了监控设备,村子里安全多了!”7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市陈寨村的房东赵先生家。“户式”监控设施、“磁卡式”智能门锁让大家颇感新奇。刷卡进了大门,对着楼梯有一个移动式摄像头,各个角落一览无余。赵先生家的客厅里还安装了一套技防式监控设备,它不但能让房东轻松了解整个楼的情况,并且录像资料能保留30天左右。赵先生天天出差,从不担心家里被盗。磁卡+门禁+信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要以强化信息化应用和创新警务机制为动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打基础、管长远、利全局的事情。”

  “公安装备越精良,群众就越有安全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的论述从一个侧面道出了科技强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秦玉海的指示道出了信息化的着力点在基层,突破点也在基层,只有把信息化与基层基础紧密结合在一起,信息化的支撑与引领才更有力。

  从无到有、从概念到实体、从建设到应用,“信息主导警务”的先进理念带来了河南公安机关战斗力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命案攻坚八连冠,打黑除恶四连冠,“清网行动”综合成绩全国第二,“破案会战”一路领先……

  同时,服务民生能力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队伍管理连上台阶……信息化已渗透到河南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

  起点在增效,终点在打赢,方向是可持续发展,河南公安的信息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坚实精彩,中原百姓的平安之路也将越走越放心舒心。

  息入户100%覆盖,让这个2平方公里面积却有10万暂住人口的城中村固若金汤。

  从“被动打”到“主动防”,老城模式、永城模式、陈寨模式、禹州模式、登封模式……我省的信息化应用之星闪耀中原乃至全国,推动了警务模式的改革创新,成为构建“平安中原”的一把利剑。

  服务:搭建起“短平快”便民新平台

  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受益者不仅仅是民警自身,更是一亿中原父老。依托信息化,河南公安搭建起一个个服务民生的“短平快”新平台。

  这些年,我省各级公安机关纷纷开通了“网上政务大厅”,通过“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真正兑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的便民利民承诺。

  目前全省绝大部分社区警务室都开通了“五星级”服务,将各类便民、为民业务都下放到了警务室,群众只需在网上预约,提交有关材料后,就可以直接在警务室办理各类证件。20多项管理服务措施延伸到警务室后,群众跑一个地方就能办完,甚至不出社区就能办好。

  各地公安机关还通过搭建局长电子邮箱、官方网站、博客、QQ群、手机短信、微博等信息化民意“通途”,极大地提升了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面对繁复的社会管理任务,信息化正帮助公安机关“轻舟穿越万重山”。

  管理:为“阳光作业”铺就技术“铁轨”

  2011年10月,省公安厅组织对各地公安机关运用信息化手段执法办案情况进行抽查,结果显示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已基本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执法办案信息系统。这意味着,通过信息化这个“硬手腕儿”,为执法办案实现“阳光作业”,深入推进“规范执法”铺就了一条技术“铁轨”!

  2011年3月,永城市公安局投资2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了警务监控中心,实现对全部公安活动的网上督察。民警小张感受到了这种严格背后的保护:“起初,被"监视"有点不适应,但慢慢发现,被"监视"的好处远远大于这种不适应。”

  如今,河南公安这个信息“大平台”正在不断严密自己,同时释放出巨大效能。据统计,当前全省公安基层所队网上运行率达到100%,通过信息化破案率平均达4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监控设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