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能量密度刷新记录,半数纯电动乘用车超过400km续航:
本次目录中,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均值分别148.13/141.25/141.57Wh/kg,环比变动-0.92/-0.25/10.37Wh/kg,乘用车和客车型能力密度基本维持,专用车能量密度提升幅度较大;其中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最高为182.44Wh/kg,刷新了推广目录中的电池能量密度记录,生产企业为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最大为150.75Wh/kg,生产企业仍是宁德时代。综之前18年13个批次推广目录分析,当前所有推广目录中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到了182.44Wh/kg,生产企业为宁德时代,较以往宁德时代自己保持的170Wh/kg纪录提高7.3%;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153.59Wh/kg,生产企业为北京国能电池科技。
总的来说,能量密度仍然处于不断提升的趋势,这也符合续航里程不断提升的要求。乘用车的能量密度仍显著高于目录中的平均水平。目录中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在2018年第11批推广目录之前,是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平均能量密度水平的。但之后最近的两批次的目录中,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平均水平开始拉开,同样也是在最近的两批次的目录中,乘用车三元电池占比和客车磷酸铁锂占比均超过了90%,甚至最新的推广目录中客车全部使用了磷酸铁锂电池。
我们认为,推广目录中的三元材料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将继续细分市场,其中能量密度较高的三元材料电池将进一步覆盖续航需求较高的乘用车市场,而能量密度偏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将覆盖安全和成本需求较高的客车市场和部分特殊车型。当前市场上乘用车新车型如北汽EX、蔚来ES6(170Wh/kg)、零跑S01(160Wh/kg)、比亚迪(002594)秦Pro(160.9Wh/kg)等能量密度均已超出目录中大部分车型,包括与model3的竞争向高能量密度高续航方向发展也符合这一趋势。同时,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厂商已具备生产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能力,预计2019上半年乘用车的平均能量密度能够达到160-170Wh/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