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身在湖北一线的医疗队来说,挑战随时都会出现。不仅是变化的病情,还有陌生的设备。
2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疗队队员吴慧、高宗芳接到护士长董红紧急通知:两人当晚要连班接替同济医院的护士操作床旁血滤机。
床旁血滤治疗,是用来清除体内炎症介质、稳定内环境的,治疗一般用时8小时甚至更长。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相关专业人员人手紧张,且已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为保证患者治疗效果,需要轮换。
吴慧、高宗芳是山大二院血液净化专业的护理人员,操作床旁血滤机本是常规工作,都有硬功夫。
但接到通知后,两人心里并没有底。她们以前就了解到,病区里的机器和平常使用的有很大不同,不仅型号不同,而且治疗操作提示都是英文的。
战“疫”一线,紧急任务来了,必须担下来!
上午11点,吴慧想办法联系到这个型号机器的一位工程师,要到了操作指南、视频等学习材料,分享给高宗芳后抓紧时间自学。两人边学边记,高宗芳还做了满满两大张纸的中英文对照笔记。
“那个学习视频有20分钟左右,我连续看了好多遍。因为里面的英文很多是医学领域的专有名词,就对照着记了下来。”高宗芳说。
学习完设备操作,没顾得上休息,吴慧便赶往医院。来到病区,吴慧又向同济医院的当班护士请教了一番。“突击自学加上现场请教还是很有用的,虽然之前没用过,但心里已经没那么怵了,毕竟原理是一样的。”吴慧说。
接班没多久,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翻身,患者马上出现了血流量不足情况,机器报警!在同济医院护士的协助下,吴慧完成了调整,也慢慢对机器熟悉起来。后面出现的几次报警,她已能及时进行相应处理,顺利完成了工作。下班后,吴慧顾不上休息,就和高宗芳就机器的具体操作、实际工作体验展开了交流。
抗“疫”一线,各个医院实际情况不同,面对难题,队员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迅速解决困难,以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有坚定决心,有专业能力,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